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加速气候变化适应行动

2020-10-31 16:07:10 来源:随便吧天气频道 责任编辑:tianqi.95447.com

在气候改变的影响下,我国近百年来均匀气温显着上升,均匀年降水量呈逐步添加的趋势,滨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均匀水平,极点气候气候事情总体上发生的频率添加、强度增大。

 

  气候习惯能够带来“三重盈利”:防止现在和未来灾祸丢失,经过立异发生正向经济收益、额定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习惯举动的最终方针是树立气候危险的长时间预警系统,为人类社会长时间安稳、安全的可持续开展服务。

 

  南水北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带、海绵城市制作等都是我国习惯气候改变的重要实践。

 

 

 

  近日,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一起发布的《2019年全球气候情况声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气温记载以来第二热的年份,仅次于2016年。由于温室气体水平持续上升,新的“史上最热年”或许在5年内呈现。

 

  人类现已偏离了完成《巴黎协定》所要求的1.5℃或2℃方针的轨迹,急需采纳更有力度的举动计划。在此之前,习惯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一道难题。事实上,关于不少国家来说,习惯气候改变不是未来的想象情形,而是现已火烧眉毛的现实,由于气候改变要挟就在身边。

 

  气候改变“脚印”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阅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改变。跟着气候变暖,干旱、洪涝、高温等极点气候气候事情频发,灾祸强度和影响规划不断增大。海平面上升、冰川消退、水资源缺少加剧、生态系统退化、荒漠化加剧、农业减产等气候改变带来的影响日趋严峻。

 

  改变的气候在全球各地都留下了“脚印”。在这近百年间,我国地表年均匀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均匀每十年添加0.09℃;我国均匀年降水量呈现逐步添加的线性改变趋势,但不同气候区年降水量表现出显着差异,总体上呈现南涝北旱、西部暖湿化趋势。此外,1980年至2013年我国滨海海平面上升速率均匀每年为2.9毫米,高于全球均匀水平。

 

  统计发现,近60年我国极点气候气候事情发生了显着改变,高温日数和暴雨日数添加,极点低温频次显着下降,北方和西南干旱化趋势加强,登陆台风强度增大,霾日数添加。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10年至50年,在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模拟情形下,我国区域均匀温度将持续上升。其间,北方区域增温起伏大于南边,青藏高原、新疆北部及东北部分区域增温较为显着。此外,我国区域均匀年降水量也将持续添加。

 

  “未来气候改变造成我国降水和温度时空分布异常与极点事情添加,主要体现在暴雨事情增多,区域干旱程度加剧,冻土融化面积增大、冰川融化面积扩展等方面。”丁一汇说。

 

  习惯的“盈利”

 

  在改变的气候条件下,我国北方干旱受灾面积扩展,南边洪涝加剧,农业生产的不安稳性添加,产值动摇增大。预计到21世纪末,我国的高温、洪涝和干旱灾祸危险将加大,尤其是在高排放情形下,这些危险会变得更大。在气候改变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人类应对气候改变的两大对策——减平缓习惯缺一不可。

 

  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和添加碳汇(比方植树造林)等减缓办法需求全球各国的一起努力。依据最佳的想象方案,减缓办法大约会在2030年碳排放到达峰值今后逐步发生效应。虽然国际社会力求将升温操控在1.5℃-2℃以内,但温度在大约2050年曾经还将持续升高。此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一旦进入大气,可逗留几十年乃至数百年。这意味着即使人类能够在不久的将来把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下降到工业革命前的水平,全球气候改变及其影响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乃至到达几百年或上千年之久。

 

  因而,活跃主动的习惯举动更具有紧迫性和实效性,其作用和意义也越来越重要。丁一汇以为,不管未来20年至30年间采纳何等规划的减缓办法,人类仍需活跃举动起来,在全球和区域层面采纳更多的习惯办法,以削减预估的气候改变发生的不利影响。

 

  全球习惯委员会2019年发布的《现在习惯:全球呼吁气候习惯性领导力》报告指出,气候习惯能够带来“三重盈利”:防止现在和未来灾祸丢失、经过立异发生正向经济收益、额定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气候习惯举动能够发生显着的经济报答,对提高习惯力进行出资的总体报答率很高,效益成本比在2:1到10:1之间,在某些情况下乃至更高。例如,出资前期预警系统所抢救的生命和产业价值是其成本的10倍,提早24小时预警行将到来的风暴或热浪能够将后续丢失下降30%。

 

  “习惯举动的最终方针是树立气候危险的长时间预警系统,为人类社会长时间安稳、安全的可持续开展服务。”丁一汇说,目前一些小岛屿开展我国家正在活跃推行前期预警系统,依据上一年联合国气候改变大会的报告,这些预警系统已获得活跃有效的成果。

 

  习惯举动

 

  “南水北调、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带、海绵城市制作等都是我国习惯气候改变的重要实践。”丁一汇说。

 

  南水北调工程将我国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区域,大大缓解了我国北方区域水资源严峻缺少的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被以为是世界上最大型且最成功的水土流失管理和气候改变习惯举动之一。得益于此,该区域粮食和生果产值得以显着增长,黄河的泥沙堆积每年削减上千万吨。

 

  我国从2015年开端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制作试点。试点区域量体裁衣推进海绵城市制作,在加强雨水径流源头操控、进步防洪排涝能力、改进水生态环境等方面获得了显着成效。例如,上海临港区域的海绵城市制作正在采纳一系列绿化办法,作为传统洪水防御办法的替代方案,包含制作湿地、屋顶花园、公园、林阴路和植被覆盖的公共区域等。此外,上海还加高了防护海洋灾祸的堤堰高度,关于保证市民的供水系统安全和质量以及应对海平面上升做了许多新的工程制作,获得了显着的效益。

 

  “在我国西部和北部区域,不少城市利用本地气候资源正活跃制作生态城市、清凉城市、冰雪城市等,也获得了显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丁一汇说。

 

  结合我国的气候改变实践和未来或许呈现的气候危险,不同区域需求采纳相应的习惯办法。具体而言,在东北区域,可采用冬麦北移、添加水稻栽培面积等办法,利用变暖的有利条件,促进粮食生产;在西北区域,合理配置水资源,开展节水农业,进步旱区农业习惯能力;在西南区域,加强泥石流滑坡预测、预告和预警系统的制作;在华东、华南的滨海区域,依据海平面上升趋势,逐步进步滨海防潮设施的等级标准,加强对台风和风暴潮的监测和预警。

 

  “全面提高我国的气候改变习惯能力和气候灾祸危险管理水平,还需求加强气候改变相关科学研究,进步对气候系统及其改变的知道,进步对极点事情的预测预警水平,构建健全的危险管理体制和巨灾保证模式。”丁一汇说。

 

  他山之石

 

  加快气候改变习惯举动是全球面对的一起课题,各国依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未来气候改变趋势及潜在危险,进行了不同的探究和实践,一些成功的案例可资借鉴。其间,荷兰在管理洪水过程中积累的习惯经验可谓典型。

 

  荷兰人口稠密,并且有超越四分之一的陆地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因而面对着严峻的气候改变危险。1993年和1995年特大洪水之前,荷兰主要采纳加固堤堰的方式来反抗洪水。然而,跟着城镇经济开发活动的添加,建筑物不断靠近河槽,河流被渠化拉直,进一步导致堤堰间河流空间变窄、河漫滩抬高、堤堰两侧水位差变大、河流溢流功能减弱等问题。假如持续经过不断增高堤堰来防御洪水,就会带来更高的决堤危险和更严峻的灾祸影响。

 

  于是,荷兰在2000年拟定了一个习惯项目——“扩展河流空间”(Room for the River)。该项目强调自然洪泛区的功能完成,对堤堰进行改造,拓宽河道。假如水位升高超越设计水位,就经过扩展河流本身的下泄能力或者下降洪泛区的水位,到达下降河流水位的目的。此外还在河中树立新的休闲小岛,不仅能够有效管理和减轻洪水灾祸的影响,同时还添加了新的休闲和公共空间。

 

  事实上,很多滨海岸国家均面对海平面上升,以及洪水和风暴潮的要挟。越南正在加固陈旧的水沟和堤堰系统,以维护自身远离更强烈的潮涌;马绍尔群岛、基里巴斯、马尔代夫等国家正在经过栽培红树林、康复湿地等方式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要挟,维护滨海岸区域;英国建筑的泰晤士河防洪闸能够使伦敦免受潮汐和风暴潮的影响。

 

  习惯日益加剧的干旱、洪水等气候气候事情也是很多国家的燃眉之急。厄瓜多尔的农民正在制作传统的U型停留池,在湿润的年份收集水,到了干旱年份放水;在津巴布韦,农民栽培耐旱型玉米,每公顷玉米地的收成比传统玉米高出600公斤;在孟加拉国,农民正制作“漂浮花园”,即易受洪水侵袭区域的风信子筏,并在上面栽培蔬菜。

 

  “气候改变习惯是一个动态过程,很多习惯办法需求在实践中查验作用并不断完善,因而不同国家之间彼此借鉴、共享经验就变得尤为重要。”丁一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