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害亦利话夏热
夏天,特别是入伏以后,“桑拿天气”往往会成为媒体上比较时髦的词。先人们也有类似的描述,比如:“焦金烁石”,形容炎热可使金石熔化枯焦。比如北齐·刘昼《刘子新论·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吴牛喘月”,形容炎热的时候,吴地的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等等。
我国的高温天气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现象,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连续5天以上的高温称为持续高温。与我国发布高温警报相类似,世界上许多国家还使用“热浪”一词。
我国的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5—9月,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别有两个高温高发区,西北部的高发中心在南疆地区,这里年高温日数一般有20天以上,新疆吐鲁番高达99天,为全国之最;东南部的高发中心在江南、华南北部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这里年高温日数一般有20~35天。
夏热对人们的不利影响
对于人们来说,持续处在高温条件下或受阳光暴晒,比如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劳动、集会或旅游途中,容易发生中暑现象。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会伴有高烧、昏迷、痉挛等。实际上,中暑是盛夏高温条件下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和汗腺功能衰竭所产生的急性疾病。强烈的太阳光还可以引起日光性皮炎、结膜炎、白内障等疾患。据国际癌症协会统计,全世界每年有几十万人患皮肤癌,患者主要是热带地区和露天作业的人群。
另外,我国有“苦夏”一说,是指在高温盛夏时节,有些人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和身体日渐消瘦的不良反应。“苦夏”实际上是由于人体对夏季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环境不能适应而引起的。当人体受高温、高湿的强烈刺激后,中枢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能正常自如地指挥、协调全身各部器官的生理机能,容易出现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等现象。又因受到高温的刺激,人体需耗损更多的能量,这样导致体内营养入不敷出,于是身体日趋消瘦,显得精力不足。
还要提及的是,有些年份,在立秋以后会出现短期的回热天气,我国民间称之为“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这是由于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北抬,导致所控制的地区连日晴朗,日照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又使人们感到炎热难受,加上天晴少雨,气候干燥,容易损伤人体的津液,其主要症状是皮肤干燥、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甚至出现发热现象。
而对于受天气气候影响最大的“露天性”农业生产来说,不仅是高温热浪,而且往往有干旱相伴随,会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使农业减产。
因此,气象部门在出现高温天气时,就要发布高温预警信号,提醒人们采取应对措施,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弱病人、婴幼儿、孕产妇,以及露天高温作业者、暑天高考的学生等更要注意预防,以能安全度夏。
夏热也有有利的一面
夏热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南宋戴复古《大热》诗中又有这样的话:“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这“百谷秋”和“暑中结”把夏热的作用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人们常用“春华秋实”来形容事物的因果关系。其实,夹在春季和秋季之间的夏季,体现着一种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特征。这衔接春季与秋季的夏季三个月,时间虽然不长,可使命十分繁重,凭着夏的热烈和勤奋,在暑气的蒸腾下,才使春的希望变成秋的现实,春华化为秋实。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热不长,不热不大。正是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升高,作物才会长大的。以水稻为例,其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的最佳适宜温度为30~32℃,这不正好就在夏季嘛!20℃为水稻安全抽穗、开花的下限温度,若低于20℃,水稻抽穗和灌浆速度显著变慢,从而造成减产,这就是农业上所谓的夏季冷害现象。
再如“三伏要热,五谷才结”也是这个意思。
而对于人们来说,大家熟知的“冬病夏治”,就是指对一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的夏天病情有所缓解之时,不失时机地补益正气。比如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像逐渐时髦的“三伏贴”,就是可以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症状发作的一种方法。实际上,它是利用夏季,特别是三伏天的气候特点,通过中医“春夏养阳”的理念,来达到提前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目的
有农谚曰:“春争日,夏争时。”又有人这样形容四时八节的农事活动:春日载阳,耕耘播种,忙中似乎总带几分悠然;秋收遍地金谷,节奏似如牧歌般舒缓;惟有夏管,才真如西班牙舞般飞旋。这就难怪我国民间很早就把夏季6个节气排得满满的:立夏播秧,小满栽禾,芒种补种,夏至种瓜,小暑打谷,大暑收禾。这是因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如果没有夏热期间的努力,哪能有这样的结果呢?
总而言之,夏天不像春之温暖,秋之凉爽,关键就是那个“热”字。正是它的热烈,它的勃发,才有“春华秋实”的结果。深刻体会戴复古《大热》诗的最后一句话:“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就不难理解夏热是可惧还是可敬的了。